导语:
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我校师生热切关注全会召开。全会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确定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聚焦“十三五”,校内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畅谈学习体会。
以“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谋划未来
汪青松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与前几次党的五中全会一样,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建议。但这次五中全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就是以“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谋划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之路。
在“中国梦”指导下制定“十三五”规划,谋划的是实现中国梦理想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发展之路。要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关键一步;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段正处“十三五” 时期。“十三五”规划的不寻常之处就在于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规划,是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的,必须从“中国梦”理想的高度把握其精神,从实现“中国梦”关键一步的高度把握其意义。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导下制定“十三五”规划,谋划的是未来五年战略举措与战略目标相得益彰的发展之路。“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充分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地展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使得当前和“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有了明确遵循。“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决胜性冲刺在这五年。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就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十三五” 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增强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蒋传光 法政学院教授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十三五”规划作为一份中短期规划,承载着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政策指引的关键任务。
为保障“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全会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而法治保障则是一个重要方面。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要“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法治在“十三五”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伟大复兴
周中之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提出“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四个全面”的指引下,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这些目标要求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这些目标的实现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在历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并不断与时俱进。“四个全面”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坚持“四个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将不断开拓新的境界。
发展仍将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旋律”
周书俊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回顾上几届五中全会,制定五年规划都是主要议题,本届五中全会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所制定的 “十三五”规划又有新的特点。一是到“十三五”末,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三是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这三个特点决定了今后的“主旋律”仍将是发展,只不过这种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依然是解决一切矛盾的重要手段,发展依旧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果说过去的发展注重速度或量的扩张,或二者兼而有之的话,那么“十三五”期间则把发展重点放到质量的提升上,因此GDP增速的目标有望降低,而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的目标将会得到更多重视。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是摆脱贫困的需要;而今后注重质量的发展,才真正体现了发展的内涵。因此,我们必须从量的扩张、粗放型、单纯注重GDP的发展模式中走出来,从只看经济总量的惯性思维中走出来,更加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十三五”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模式。
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的发展将进入新常态,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更加关注全面发展和均衡发展,更加重视民生的投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的发展将不仅是经济上取得速度与质量上的发展,而且是包括经济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石书臣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的报告和一些重要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到2020年要实现的一些重要目标,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等,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中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抱有热切期待。现在,离实现这些目标只有最后5年的时间了,已经到了冲刺阶段、攻坚阶段、决定性阶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之一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个五年计划不同于以往的特殊意义在于它的时间节点正好是2020年,直接关系到这些目标能否实现。所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将成为我们党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十三五规划”也是一次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五年规划,这一规划不仅要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还要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所以,本次会议和“十三五规划”关系到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的起点,需要面向未来发展,做好顶层设计。
十八届五中全会呈五大特点
赵红军 商学院教授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是十八届五中全会讨论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政府治理区别于西方政府治理模式的重大特点之一。经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三十多年的改革进程,我国的很多部门都实行了市场化改革,但这一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政府治理特色仍然得到保留。本届五中全会有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体现了如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规划的科学性得到充分彰显,这体现在会前中央领导、相关部门奔赴各地的实地调研,也体现在会议讨论场合的充分交流意见方面;二是规划的全局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比以往历次全会都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中国今天的改革只能超着“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发挥”的方向进行改革;三是此次的规划必然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其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观在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四是规划的目标与以前历次规划有所区别,此次的重点是“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就是共同富裕的梦”,而不是贫富悬殊、差异巨大、没有社会公平的梦;五是此次规划虽然着眼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但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向世界宣示,中国的发展乃是和谐的发展、和平的发展,共赢的发展,而不是“以邻为壑”式的发展。
描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线图
马英娟 法政学院教授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不仅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和理念,而且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以及具体的实现路径,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描绘了路线图。
全会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应当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围绕“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全会提出了以下需要深刻理解并贯彻实施的要点:
第一,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即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第二,坚持“六位一体”的建设路径,即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第三,坚持发展的“六项原则”,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第四,明确发展的“五个新理念”,即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第五,强调依法治国,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第六,强调党的自身作风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民主化市场化改革
陶庆 法政学院教授
“十三五”规划是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导向的发展规划,其中制度改革是关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是核心,协调民主与效率之间关系是根本。简言之,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民主化市场化改革;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民主政治在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中的根本性导向。
经过漫长复杂的社会实践与政治发展,人们发现,政府职能其实处于“四个范畴”与“两对矛盾”关系相互交织构成的多种范式之中:即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正确认识与妥善调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民主与效率的关系。一方面,政府职能到底是强调民主成份增多一点还是工作效率增多一点为妥?强调民主增多一点效率就有可能减少一点,突出效率则有可能削弱民主。另一方面,政府职能到底是强调政府作用提高一点还是市场作用提高一点为宜?政府职能作用在经济社会方面的控制作用提高一点,那么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就会降低一点;相反,市场经济成份提高一点,政府职能对经济社会的垄断程度与集中程度就会被削弱一点。有史以来,政府职能理论范式就是根据各个不同类型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任务,在政府与市场、民主与效率等四个范畴与两对矛盾交织构成的关系中不断变化调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进入攻坚期,要敢于和善于“啃硬骨头”。中国目前正处于三期叠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十三五”规划即将引领中国未来五年的改革发展,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巨大变迁、效率与民主关系综合调整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必将推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伟大历史进程。
聚焦“十三五”,迈向新百年
刘江会 商学院副教授
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正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谋划之年,聚焦“十三五”规划是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 “十三五”规划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五年规划,也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涵盖2016-2020年时间段,这五年正是中国第一个百年梦想实现的时间节点,也是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衔接点。因此,本次会议是在特殊时间节点召开的一次具有关键意义的会议。
当前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正处于结构转型、经济增速放缓,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本次全会基于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在“四个全面”的顶层设计之下,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战略安排,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版图的变革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国际经济秩序的建设者的角色日益突出,因此十八届五中全会不仅勾勒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未来走向,而且也将对世界经济地理版图产生重要影响。